wy_2aaa
武林高手

[内地] [音乐] [中国][曲艺][评书系列之一][MP3/3.78G][普通话]

-->






本集包括以下作品:
1、根本利益[单田芳]
2、烈火金刚[袁阔成]
3、三国演义[单田芳]
4、水浒传[张少佐]
5、隋唐演义[单田芳]
6、童林传[单田芳]

评书
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评书艺术,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,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。许多渠道的资料证明,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,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“唱曲”的转行。相传形成于北京的评书艺术,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,原来就是表演一种叫做“弦子书”的“说唱”艺人;至20世纪初叶,又有许多北方乡村表演“西河大鼓”和“东北大鼓”的“说唱”艺人进入城市后,纷纷改说评书。这是中国曲艺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。

评书已有十代演员。其中最负盛名的有:"评书大王"双厚坪(第六代),"净街王"王杰魁(第八代),评书艺术家连阔如(第九代),评书演员刘兰芳(第十代)。他们都擅说冠笏袍服、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。解放以来,在编演新书方面有成就的演员有袁阔成、田连元、李庆良、田占义等。

曲种名家:

袁阔成 陈青远 单田芳 双厚坪 王杰魁 陈士和 王少堂 丁正洪 刘杰谦 连阔如 马增锟 田连元 连丽如 刘兰芳 田连元 张少佐

单田芳
原籍河北省涞水县人,生在天津,长在沈阳,1935年生于曲艺世家,原名单传忠,其祖父、外祖父、父亲、母亲都是说书艺人。1953年毕业于沈阳第二十七中学。曾就读于东北工学院,后因病辍学,从事曲艺事业。因工作需要,曾在辽宁大学历史系进行函授学习,于1961年毕业。单田芳从事评书事业四十多年,讲过传统评书一百零三部;从1978年至今,共出版过评书四十三种;为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录制评书七十余部;从1994年始,又涉足电视剧的拍摄和创作。 1956年,他首次登台表演,说的第一部书是《大明英烈》。在以后的40多年时间里,他播讲的传统和现代评书包括《隋唐演义》、《白眉大侠》、《童林传》、《乱世枭雄》、《千古功臣张学良》、《平原枪声》等70余部,其中多是大部头。 单田芳播讲的评书,特别是传统评书,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那沙沙哑哑的嗓音,将历史知识、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形象逼真的说书技法融会贯通,每每使听众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,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种道德教育和情操陶冶。他的书还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,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评书文化。

他那略带沙哑、极富个性的声音,通过106家电台、电视台传遍大江南北、长城内外,被誉为“永不消逝的电波”“书坛常青藤”“评书大王”“铁嘴刚牙单田芳”。6亿人同时倾听他讲述历史沧桑、风云变幻。如果把他讲过的所有评书连续不断地播出,可以整整播30年。他就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。

袁阔成
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,1929年出生于天津,其伯父袁杰亭、袁杰英,父亲袁杰武,合称“袁氏三杰”,享名一时。袁阔成自幼随父学艺,16岁登台演出。袁阔成先生演说的评书有:“漂、俏、帅、脆”的特点。几十年来,除演说优秀传统而外,还播讲了大量现代题材的书目如《烈火金刚》、《红岩》、《赤胆忠心》、《林海雪原》、《暴风骤雨》等,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尊敬,并曾受到过伟人、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。评书《三国演义》是他进入晚年以来的代表作。

张少佐
(1962.1— )河北定兴人。原名张晓光。1980年参加绥化文工团。自幼随父亲张振佐学说评书,“文革”结束后即登台演出。擅长说袍带书(《东汉》、《薛家将》、《杨家将》)和短打书(《九义十八侠》、《童林传》)。自1989年开始在电台播讲评书,先后播讲二十余部长篇评书,如《特务名单》、《大明剑侠》(全国交换一等奖)、《光武争霸》(省广播电视学会一等奖)、《吕四娘刺雍正》、《童林传》等。其播讲的评书中既有传统评书,也有自己创作的,如《恨别长安》、《明史奇侠》、《特务名单》等。他曾多次在全国故事大赛中获奖。1990年被省政府列为“尖子人才”。近年来在中央电视台录制了评书《童林传》(正续)、《三开保险箱》等。
#1楼
发帖时间:2007-07-18 11:25:11   |   回复数:9
游客组